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嫩綠的麥苗讓隆冬的田野散發著勃勃生機。眼前的這座小院很難與印象中貧困戶的家聯系起來:四扇不銹鋼大門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氣派,寬敞的院子收拾得干凈整齊,院中不時傳來“咩咩”的羊叫聲,貧困戶秦振黨正在整理花生秧,準備給羊喂食。
秦振黨是裴營鄉湯集村人。說起自己之前的經歷,秦振黨說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年輕時的他身強力壯,在工地上做大工,收入很不錯。天有不測風云,秦振黨在工作時不小心從工地上摔了下來,有驚無險?;丶疑w房子時,又從房子上摔下來。一次次驚險讓秦振黨決定放棄建筑業,外出打工。禍不單行,在打工的過程中他又得了肝病,身體每況愈下,只得返回家鄉治病。
多年的治療不僅掏空了這個生活富裕的家庭,還欠了親戚鄰居一大筆賬。“得病的這幾年,日子真不好過。”秦振黨告訴記者,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一下失去了勞動能力,心里壓力大,家里負擔重,經常和妻子生氣,有時真想一死了之。
2015年他家被評定為貧困戶,市政府機關事務局的冀豐倫成了他家的幫扶人。冀豐倫了解秦振黨家的情況后,經常入戶和他拉家常,看到他思想包袱大,就不厭其煩地開導他,做他的思想工作。
經過治療,秦振黨的病逐漸得到了控制。為了生計,妻子耿小芝外出打工,干不了體力活的秦振黨在家照顧年幼的兒子和年邁的母親。
“家里孩子還小,我不能一輩子就這樣,我要與命運抗爭。”冀豐倫和該村村委依據他家的實際情況,為他制定了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的方法,得到了秦振黨的贊成。
2017年,秦振黨買了3只小羊發展養殖業。在他精心喂養下,2018年發展到10多只,年底賣了3只,每只羊1000多元。隨著規模的擴大,院中的小羊圈已經不能滿足需要。2019年6月,越干越有勁的秦振黨在家門口的溝渠上搭建了50多平方米的羊圈。“搭羊圈的木板是利用空閑的時間撿拾的,我以前是個大工,這個羊圈就是我自己建的。”秦振黨自豪地說,“羊圈搭在溝渠上,通風效果好,為了不污染環境,我在羊圈中專門建了糞槽,每天清理打掃,然后拉到地里作為有機肥,我不能為了搞副業,影響鄰居的生活。”
秦振黨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給上三年級的兒子做飯,送完學生就開始給羊喂食,然后打掃羊圈衛生。一天要給羊喂3次,空余的時間就到處去拾黃豆稈、花生秧、紅薯秧等,雖然很忙,但日子過得很充實。2019年底他家達到了脫貧標準,順利脫貧。
在該村舉行的志智雙扶“三個一”活動上,秦振黨又被評為先進戶,不僅獲得一面小紅旗,還獲得了一提紙、醬油、洗潔精、洗衣粉等獎勵,在座的貧困戶都對他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嘗到了養羊致富的甜頭后,秦振黨想讓更多的有養殖能力的貧困戶依靠養羊脫貧致富。貧困戶湯仁先的愛人有病,他在秦振黨的帶動下也養起了羊,每天湯仁先都要趕著40多只羊去放,成群結隊的羊成為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他的影響下,湯集村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都發起了“羊財”。
該村黨支部書記杜閃說,湯集村對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涌現的先進戶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這些先進戶在貧困戶中起到了示范帶動的作用,更多貧困戶的思想開始慢慢“開凍”,激發了貧困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形成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