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去年以來,我村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引導廣大群眾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資發展企業,為創建‘產業興旺星’起到了推動作用。”近日,裴營鄉魏寺村黨支部書記李茂煥說。
產業旺、農民富一直是魏寺村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更是該村百姓的期盼。“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該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工作思路,依托產業,積極構建“一村一品”,爭創“產業興旺星”。
李茂煥介紹,前些年他在廣西、廣東一帶的餐廳打工,由于他勤奮努力、工作能力強,一直干到主管、經理等職,在餐飲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來他聽從鄉黨委政府的號召,返鄉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
為帶領村民致富,他與兩個朋友投資380余萬元,在城區的團結路中段開起了藍貝殼自助餐廳,安置40余人就業。
魏寺村村民薛濤,當年打工時,從學徒工干起,刻苦鉆研技術,經過不懈努力,先后當上了技術員、業務廠長。后來他放棄高薪收入,毅然返鄉創業,從兩臺機器起家,辦起了鄧州馭龍漁網加工廠。目前該廠有漁網加工、線盤等機械35臺,年產值達150萬元,安置當地3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我計劃今年再投些資金,擴大漁網加工生產線,安排更多的村民就業,一起走共同富裕之路。”薛濤說。
今年61歲的屈貴娥是屈灣村人。談起當年在外地的打工經歷,她悲喜交加。1996年,已經34歲的她和丈夫一起去到廣東省汕頭市打工。屈貴娥先后在印花廠、染布廠干過,但感覺都與自己的理想有距離。后來,她打聽到這里的內衣廠多,銷路很好,效益不錯??紤]到自己在老家踩過多年的縫紉機,有縫紉技術,于是她決心到內衣廠打工、學技術。經過幾年的磨練,她從內衣廠小組長干到了主管。
按理說,屈貴娥在內衣廠的工作很有前途,隨著內衣廠的擴大,她舉家南遷都沒問題。當得知家鄉招商引資,號召鄉賢回故鄉建家鄉,屈貴娥毅然辭掉優厚的工作回到家鄉。在裴營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20年3月投資20余萬元,購置平車、針車等10余臺,利用自家住房,辦起了內衣加工廠,安置當地婦女15人就業。
2021年1月,根據生產需要,屈貴娥與丈夫薛明生商量后,又投資110萬元,租用鄰居閑置房進行改造,新購拉芽、針車、定碗等機器60余臺,安排60余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該廠生產的各類產品,通過廣東汕頭市一家內衣廠,全部銷往俄羅斯、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該鄉前鄭村,在村黨支部書記張紅偉的帶動下,先后投資800余萬元,成立了鄧州龍軒農業合作社,以養殖觀賞魚為主,現已發展錦鯉等觀賞魚養殖面積200余畝。去年5月,該村在市委機關事務局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調下,爭取到移民項目資金80萬元,在村里建成了一座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致富車間。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引進企業,發展產業,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不斷完善創‘星’機制,把各村的集體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走深走實,讓產業更興、群眾更富、鄉村更美。”裴營鄉黨委書記吳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