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記者走進桑莊鎮田營村,一棟棟居民樓林立道旁,忙碌“三夏”的村民一個個笑容滿面,村北的鄭萬高鐵項目正繁忙施工,建設場面熱火朝天。
近年來,田營村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破解基層工作難題,鼓勵年輕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設立扶貧車間助推脫貧攻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
“每每遇到事情,大家商量著辦,都能順利解決。”這是田營村黨支部書記田富國的工作經驗,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村內大大小小的各項事務,成為他的法寶。
該村通過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新修村內主干路3公里;對全村電網進行改造;新裝太陽能路燈100余盞;協調和爭取228萬元修建村學校教學樓等;安裝了光伏發電板,實現發電252千瓦,惠及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建文化廣場兩處,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2018年,該村貧困戶進行動態調整,在民主評議大會上,干部群眾各抒己見,對擬新識別對象和脫貧戶進行投票表決,逐個評議,充分表達民意和需求,會議結束后評議結果張榜公示。
“我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極大地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使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高漲。”田富國說,“正在建設的鄭萬高鐵占用本村1002畝耕地,賠償款的分配、發放,都積極征求群眾意見,得到村民的認可,按照上級要求的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高鐵征地工作。”
強班子帶隊伍干事創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田營村堅持把村支兩委班子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我們加大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力度,把素質好、覺悟高的優秀黨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納入村班子后備人選,從成功的回鄉人士中,挑選有致富經驗的年輕人充實到班子隊伍中。”田富國告訴記者,2018年6月,田營村召開換屆選舉大會,本村有思想有能力的致富能手李延召和田永川被選進村委會。
班子向心力凝聚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也就融洽了。田營村大力支持班子成員發展產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發展經濟作為加強基層黨建的重要措施,將黨在農村的政治優勢和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
記者走進田永川的養雞場,該廠占地28畝,養殖5萬只蛋雞,月產鮮蛋3000余斤。最近新引進100萬元的新型自動撿蛋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55歲的田齊耀告訴記者,他每天在雞場打掃衛生和將雞蛋裝箱,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兒,生活忙碌而快樂。田永川說:“下一步,我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帶領更多的鄉親在家門口就業,共同致富奔小康。”
目前,該村已經發展了新黨員田寶和預備黨員田付偉。田付偉說:“眼下我正在幫助村里的老黨員學習使用微信交流,號召在外地和在家的黨員一起建立一個微信學習群,互相溝通致富信息,尋找創業機會。”
扶貧車間助脫貧攻堅
30多歲的貧困戶漂書靜是田營村6組人,她每天早上安排孩子上學后,到本村的林星頭巾廠扶貧車間,蹬起電機開始縫紉頭巾,一天可以生產60多條。與此同時,她80多歲的奶奶在家拿出剪刀和針線,將一個個裝飾結縫在頭巾上,奶孫倆在同一個廠打工,奶奶把“貨兒”拿回家去干,漂書靜在廠里上班,工作生活兩不誤,既照顧了老人和小孩,又能在家門口掙工資。
田林星創辦的林星頭巾廠作為該村的扶貧基地,目前已安排貧困戶16人就業,帶領貧困戶穩定增收。田營村的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有13戶實現脫貧。
“下一步,我們將多舉措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推動土地‘三權分置’,加快全村土地流轉步伐,推動田營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貧困戶的經濟收入。”這是田富國的打算,也是他和全村百姓憧憬的未來發展之路。
田營村扶貧車間負責人介紹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