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湍河街道姚巷社區創新“黨建+”工作模式,聚焦陣地建設、環境改善、民生服務,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改善社區環境,促進社區經濟社會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發展,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黨建+場所提升”凝聚組織
7月8日上午,在姚巷社區老年活動室里,老人們圍著象棋桌討論得熱火朝天,幾位大爺靠在躺椅上愜意地喝著茶看著電視節目,有幾位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
“這兒弄得真不錯,我們老年人有了休閑好去處了,能打牌、能下棋還能健身,真是好啊!”居民姚大爺贊嘆不已。
這得益于近年來姚巷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社區黨支部為抓手,著力打造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完善硬件設施。該社區從配齊服務大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活動室、圖書室、留守兒童家園、四點半學校等功能室入手,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社區結合各小區實際情況,著重打造黨員展廳、黨史長廊、文化展廳和黨員活動室,在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大大提升了黨支部群眾組織力。
“我們依托黨員活動室凝聚轄區‘兩新’黨組織力量,助推社區基層黨建,根據黨員群眾需求設置了黨員風采墻、黨建工作展,在社區服務中心引進LED影幕墻及觸摸顯示屏,實現社區和‘兩新’組織黨建共聯共建。我社區于2018年4月榮獲鄧州市‘五星級黨支部’。”該社區黨支部書記鐘青理介紹道。
“黨建+環境治理”扮靚環境
為改善轄區人居環境,姚巷社區突出“黨建+環境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人居環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扮靚社區人居環境。
“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動、黨群互動’的模式,讓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轄區環境治理中的模范帶頭作用。”社區主要負責人表示,為讓“黨建+”深度融合到社區人居環境精細化治理中,該社區依托智慧社區平臺,將基層黨員吸納到環境管理隊伍當中,劃分片區,責任到人,針對環境保護、衛生整治、亂搭亂建等影響轄區環境的重點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置上報。
同時,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占用公共空間、侵占公共資源”專項整治行動,充分發動群眾、廣泛宣傳,聚焦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整治。在行動中,共拆除亂搭亂建建筑28處,清理路障2300米,清理小菜園18處。
經社區干群共同努力,現在姚巷社區自來水全面普及,修建公廁5座,硬化道路1萬余米,配套下水道7000余米,安裝路燈146盞,安放垃圾箱32個,垃圾周轉箱9個,建文化游園1個,配套健身器材1套。
“看著咱社區越來越美,真是太開心了。”該社區環境治理實施以來,轄區環境不斷提升,圓滿完成環保、文明城市復審等階段性重點工作,群眾紛紛點贊。
“黨建+社工”創新服務
“大爺,義診是不收費的,請您來這邊坐好,稍后就為您量血壓……”近日,在姚巷社區文化廣場舉辦的志愿服務活動現場,廣場上人頭攢動,志愿者們忙不迭地為群眾進行義剪、義診、法律咨詢等服務。
“社區黨員干部、道德模范、先進人物等多方力量,不斷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愿服務隊伍。”鐘青理說,每天傍晚,群眾們都會來到文化廣場跳廣場舞,這成了群眾健身和表達幸福的新方式,也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要以黨建為引領,以社區為根、服務為魂、機制為常,不斷創新志愿服務工作水平。”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奇說,志愿服務要以供需為導向,解決老百姓的真正需求,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自該社區采取“黨建+社工”工作模式,建立社區新時代文明服務志愿站以來,已成立志愿者服務隊3支,共有60余名志愿服務者,開展志愿服務100余場,初步形成“政府+社會組織+社工+志愿者”的良好運行模式,志愿服務深受廣大群眾好評。在此帶動下,還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志愿服務團隊和“好媳婦”“十佳孝星”“見義勇為”“道德標兵”等文明典范。
通過“黨建+”與社區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該社區有效完善了治理和服務體系,切實提升了基層治理服務水平,并獲得了“鄧州市優秀志愿服務社區”“鄧州市2019——2021市級文明社區”“南陽市五四紅旗團支部”“河南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