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記者在小楊營鎮文昌村看到,一座嶄新的村部在秋日的陽光下格外醒目,村間道路寬闊平坦,房屋整齊有序,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靚麗,處處呈現出一派蓬勃生機。
文昌村是我市貧困戶最多的一個貧困村,什么原因讓一個落后的貧困村,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帶著疑問,記者對文昌村進行了深入采訪。
近年來,小楊營鎮黨委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質,抓不好黨建不稱職”理念,抓重點、創特色,高標準樹立黨建工作思路,不斷健全完善黨建工作機制,把抓黨建與“三嚴三實”緊密結合,守初心、擔使命,扎實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全力以赴完成各項黨建任務,以高質量黨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該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堅守初心 強基固本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抓好基層黨建,才能為各項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9年前,由于種種原因,文昌村分文南、文北兩個村劃界而治,兩個支部、兩套班子互不來往,嚴重阻礙了該村經濟發展和各項工作開展。
2014年,在鎮黨委的領導下,文昌村順利進行了村委換屆選舉。2017年春,文昌村申請上級資金10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宋立黨個人籌措資金20余萬元,著手新村部建設。村部建成后,兩套班子都在村部辦公,一來二去,村干部和村民“合二為一”的呼聲越來越高。終于,在2018年村委換屆時,文昌村實現了南北合一。
“近幾年,我們新建了文昌、磚橋等村部及郭坡村、楊崗村等村文化廣場,通過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讓陣地建設成為筑牢基層黨建基礎的重要保障;高標準建設了安眾村、宋樓村、平安社區為民服務中心;對履職能力差,工作不負責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免職,警示全鎮黨員干部認真履行職責。”小楊營鎮鎮長丁如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村支兩委換屆中,該鎮嚴格按照德才兼備德為先的原則,嚴把村支兩委換屆關,在鎮黨委的指導和幫助下,全鎮17個行政村均配備了一支務實肯干、有責任有擔當的干部隊伍。
牢記使命 提升素質
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和黨的活動主體,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為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小楊營鎮通過扎實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運用“1241”黨建評比(每月對各村黨建工作臺賬進行檢查評比,一年12次評比;每季度開展一次雙評工作,一年4次雙評;年底1次總評,并要求各黨支部對全年黨建工作進行述職,包村干部點評),來提升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
“我們注重以長效機制來推動基層黨支部趕幫超的良性局面,2018年全鎮17個村及鎮為民服務中心共為群眾辦理各類服務事項達16000余次,其中主動服務項達2461件,評出五星級支部2個,五星級黨員25人。”小楊營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具體工作中,該鎮緊盯黨建目標任務,細化黨建工作責任和履責要求,厘清權責清單,建立年底工作總臺賬和每周工作分解臺賬,探索建立黨建工作座談會制度,一周一點評,逐級壓實責任,助推全鎮經濟社會穩步提升。
與此同時,該鎮充分發揮農村無職黨員的模范帶動作用,通過定期座談、結對幫扶困難群眾、黨員亮身份、“三學三評”入戶評比等多種形式,激發無職黨員的工作動力,調動其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一舉打破了長期以來基層黨建僅靠村干部“單打獨斗”的不良局面,有效提升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黨建引領 激發動力
今年8月,小楊營鎮宋樓村貧困群眾宋書斌家門口,掛上了一塊閃亮的“衛生之星”牌子。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屋內擺設井井有條,墻上的扶貧宣傳彩頁與宋書斌燦爛的笑臉和諧相映。這是該鎮在脫貧攻堅中推行“三學三評”活動的一個縮影。
小楊營鎮在實施抓黨建促脫貧工作中,創新性地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志智雙扶“三學三評”活動,通過幫帶貧困群眾學致富技能、學扶貧政策、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進行評創,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目前,“三學三評”已在全市各鄉鎮推行。
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如今,小楊營鎮正高舉黨建旗幟,在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下,各項工作大踏步前進。該鎮先后被省文化廳評為“省級先進文化中心”,被南陽市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鄉鎮”,被鄧州市委授予“五星級黨委”“鄧州市基層黨校建設先進單位”等。一幅壯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小楊營鎮徐徐展開……
小楊營鎮黨建文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