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小楊營鎮 兜底供養“暖民心”

    2020-05-19 09:32:26 作者:王崇順 通訊員 周 瑩 來源:
    分享到:

    這些天,小楊營鎮宋樓村貧困群眾宋書斌心情非常愉悅,他剛剛搬進了“新家”,有專人為他們一家三口做飯,居住環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宋書斌今年44歲,以前在工地干活,收入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墒呛镁安婚L,去年8月的一天,他在干活時不小心從二樓摔下,造成腳脖部位粉碎性骨折,不能到工地干活,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他的媳婦患有一級智力殘疾,無法照看家中8歲的孩子。

    該鎮在“四集中”兜底保障排查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動員宋書斌一家入住村里的幸福院。“剛開始的時候,不好意思來這里住。”宋書斌告訴記者,后來當他看到其他人住在幸福院衣食住行都很方便,慢慢地思想發生了轉變,最終于4月19日一家三口正式入住幸福院。“這兒的居住條件比家里好多了,現在都不想回去了。”

    記者在宋樓村幸福院看到,老人們有的坐在院子里曬太陽、聽唱戲機,有的坐在屋里看電視,有的在院中間的菜地忙活著……

    “我村的幸福院占地4畝,總面積370平方米,現已入住10人,入住率達到了100%。”宋樓村黨支部書記宋漢哲介紹。

    記者了解到,宋樓村幸福院建于2018年6月,是小楊營鎮第一個集中托養點,共建有8間臥室、8間廚房和一個提供熱水的衛生間。該供養點建成后,鎮政府捐助了價值1萬元的床被等物資,村里捐助了價值6000元的廚房用具和電熱水器。

    宋樓村幸福院是小楊營鎮“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的一個縮影。如今,該鎮已有鎮敬老院、安眾村幸福院、伍冢村幸福院、磚橋村幸福院、水牛村幸福院等5個集中供養點,總入住68人。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有序開展,該鎮要求各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帶領全體村干部認真學習“四集中”政策,加大宣傳力度,逐戶走訪調查,掌握貧困群眾真實生活狀況,根據每戶具體情況進行政策解讀,使困難群眾充分了解兜底保障政策,在征得本人意愿的基礎上合理分類,選擇合適的兜底模式集中供養。

    在小楊營鎮敬老院里,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下棋,一幅其樂融融的幸福畫面。來自白廟村的貧困群眾宋清彥接過市城管局幫扶人張玉召、張會娟為他帶來的面包等禮品,開心地笑著。

    宋清彥是五保貧困戶,患有高血壓、中風等慢性病,雖說鎮里此前對他的房子進行了翻修,但他一個人住顯得孤零零的。今年4月,鎮村干部勸他入住敬老院。“剛開始他不愿意過去,怕住這不習慣,后來在我們的反復勸說下,他才勉強過來。”白廟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張家凡告訴記者,如今,鎮敬老院幽雅的居住環境、衣食無憂的生活條件,令宋清彥非常滿意,逢人就夸黨的政策好。

    郭坡村貧困群眾王氏是一位五保殘疾聾啞人,之前由其侄女代養。鎮村干部積極做其家人思想工作,很快征得其家人同意后,王氏順利入住鎮敬老院。

    在鎮敬老院餐廳,廚師正在軋面條,準備午餐。“今天中午是熗鍋面,一周7天中午伙食不重樣,米飯、撈面條、燜面、糊湯面、雞湯、魚湯、餃子等,都是易于消化的飯食。”敬老院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敬老院共入住21人,是入住人數最多的集中供養點。

    在安眾村幸福院,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粉刷墻體、改造餐廳,對屋頂安裝隔熱層,讓入住群眾清涼度夏。剛入住一周的該村村民趙建營欣喜地告訴記者:“以前家里的房子出入不方便,現在出去門就是大路,上街很方便。”

    在趙建營房間門前掛著一個小紅牌,上邊備注著他的健康狀況。據了解,該鎮衛生院與村里簽訂健康服務協議,每月免費對入住人員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每一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為每個集中供養人員建立了健康檔案,為他們提供精細化服務,對他們的健康指數進行統計和分析,保證入住人員都能得到精心護理,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小楊營鎮黨委書記丁如意告訴記者,為做好“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該鎮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中無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齡獨居分散特困供養人員,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確保貧困群眾有尊嚴、更體面地生活,不斷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