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貧困戶變身農場主——記張村鎮趙家村貧困戶張志滿

    2020-08-10 10:32:01 作者:張雪潔 來源:
    分享到:

    從貧困戶到家庭農場主,張村鎮趙家村張志滿用3年時間完成了自己的“蝶變”。

    8月2日,當記者走近張村鎮趙家村志滿家庭農場時,就聽到院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走進一看,張志滿和技術人員正在與村里幾名貧困戶探討黃牛養殖的問題。“這母牛再等幾個月就要下小牛崽了,這個時期一天得喂個七八次食、四五次水才可以。”技術人員一邊將飼料投向牛槽一邊給大家講解道。

    “市里、鎮上的專家們經常來我這農場指導,村里的這幾個老鄉,也有意愿發展黃牛養殖。我便邀請大家來我這農場里,趁這機會好好學習。”張志滿說,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幫還在困境中的村民找到一條發家致富的門路。

    因為在這之前,張志滿的生活也曾看不到未來的光明。

    “10多年前的意外導致咱自身殘疾干不了重活,一雙兒女又都在求學階段,壓力徒然增加,全家都靠妻子在外務工艱難維持生活。我本來還算是挺樂觀的,但在經歷了一次次地找工作失敗之后,意志也就逐漸地消沉下去了。”張志滿說。

    2017年,張志滿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和其他建檔立卡戶一樣,我享受到很多幫扶政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身上的壓力減輕了很多。”張志滿說。然而,被評為貧困戶也不是光彩的事情,憋著一股勁兒的他,不甘現狀,想早日脫貧,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正是這一年,在幫扶責任人及駐村第一書記的鼓勵下,張志滿開始了自己的養牛之路。沒技術,幫扶人第一時間聯系成人學校,為他制訂了專項培訓計劃,帶他一起住在養殖大戶家中,虛心學習養牛技術。沒資金,幫扶人墊資為他購買牛犢,同時協調小額貸款,供其擴大養殖規模。

    “志滿特別能吃苦,他每天都和牛待在一起,觀察牛的生活習性,遇到不懂的就查資料、問專家。”幫扶責任人盧景策介紹說。也正是這般不懈努力和艱辛的付出,張志滿從一個對養殖一竅不通的“門外漢”慢慢變成了行家里手。

    “最開始的兩頭小牛犢長大后,我都留下用于繁殖。就這樣大牛生小牛,留母牛賣公牛,現在我這牛棚里還有十來頭呢。賣牛的錢不但讓咱脫了貧,還一下子奔小康了,你說高興不高興。”張志滿開心地說。

    日子步入正軌的張志滿,主動找到駐村第一書記樊子剛,希望能憑一己之力為全村脫貧攻堅做出一點貢獻。“對于養牛,我是有底氣的,我認為自己有能力養好,也有能力幫助其他人養好牛。”張志滿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鎮、村領導的幫助下,志滿家庭農場掛牌成立了。“我們希望通過技能培訓和輻射帶動,讓貧困群眾在享受扶貧政策的同時,能夠依靠自身和集體的發展,實現真正的脫貧增收。”樊子剛介紹說。志滿家庭農場的成立歸根到底就是一條由穩定脫貧到穩定致富的新路子。通過流轉土地,發展養殖,形成種、養、貯結合的產業鏈,同時,推進種植養殖產業向規?;较虬l展,優勢互補,極大地節約種植養殖及銷售成本,給村民帶來穩定收入。

    眼下,志滿家庭農場經營得紅紅火火,母牛已發展到12頭,承包的土地也達30多畝,種植的農作物有玉米、花生、高粱、小麥等。能自己賺錢,還能帶動其他群眾一起增收致富,張志滿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下一步的目標就是以志滿家庭農場為載體,以“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幫助農民賺”為宗旨,通過輻射帶動和技能培訓,到今年年底,將流轉土地擴大到200余畝,黃牛養殖發展到50余頭,帶動周圍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人一定要有感恩之心。”在鎮里舉辦的“感黨恩”宣講活動上,張志滿回首自己的奮斗歷程感慨地說:“黨和政府給了我最大的支持、提供了最好的政策,我更要有志氣、有志向,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奮斗,才對得起大家對我的幫助。”?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