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牢記初心奔小康——馮坡村黨建引領村強民富工作掠影

    2019-11-14 09:40:00 作者:王崇順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近日,記者來到馮坡村采訪,剛走到村口,一座高大的大理石牌坊便映入眼簾,“馮坡村”三個鎏金大字煜煜生輝,兩側“人文薈萃數代布衣出英才,民風淳樸幾度滄桑留厚重”的楹聯,充滿了人文情懷。

      馮坡村位于羅莊鎮西南,轄3個自然村,共有533戶2080人,全村耕地3150畝,黨員37人。

      2014年,該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注冊成立鄧州市弘農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并進行土地流轉,53歲的老黨員馮廷奇為總負責人,合作社種植紅梨500余畝,南瓜、西瓜等200余畝,有意愿的村民可以入股,待作物銷售后分紅。此外,合作社養殖生豬1000余頭,建沼氣池一座,產生的糞渣制成肥料用在合作社種植的農作物上,既不污染環境,又提高了瓜果的產量和品質。

      據了解,合作社目前共吸納10多名貧困戶勞動力在此務工。“農閑的時候,我就到合作社干活,一天60塊錢,一年下來能拿到六七千元。”63歲的村民呂秀月,這幾年一直在合作社務工,加上種地和兒子在外務工收入,她家已順利脫貧。

      “作為一名老黨員,咱得多為貧困群眾著想,一個人富不算富,帶領更多的群眾共同富裕才算富裕。”合作社負責人馮廷奇說。目前合作社正在建設一座大型冷庫,用于儲存紅梨、南瓜等經濟作物,反季節銷售,冷庫建成后,合作社收益將會大大提高。

      在通往馮坡村為民服務中心的道路兩側,記者看到,田間有不少村民在收獲黃姜,綠油油的黃姜莖葉整齊地碼放在地里,村民們把黃姜從土里刨出來裝車。

      “今年秋季雨水充沛,有利于黃姜生長,產量還可以。”正在和家人一起收獲黃姜的村民周東亞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種了3畝黃姜,從目前的行情來看,大概能收入3萬多元,對他們一家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我們這里土質合適種植黃姜,最多的時候,全村黃姜種植達到上千畝,近幾年基本穩定在300畝上下。”村支部書記馮文超介紹,“僅此一項,全村村民每年黃姜收入可達300萬元。”

      馮坡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戶,該村因戶施策,逐一進行幫扶。村支兩委班子按照鎮黨委政府安排部署,團結帶領全體黨員群眾,打好脫貧攻堅戰,今年擬脫貧22戶,6戶將于2020年底脫貧。

      在該村光伏發電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幾百個黑色的太陽能板一字排開,蔚為壯觀。“今年春,村里投資300余萬元,建設了占地15畝的光伏發電項目,8月份已正式并網發電。”村委委員馮國鐵介紹,目前村里所有的貧困戶都已入股該項目,年底每戶大約能分紅五六千元。

      現在,馮坡村的進村路寬7米,路面平坦整潔。但在2014年以前,3米寬的路面,坑洼不平,天一下雨,泥濘難行,村民們對此反映強烈。

      “那時候村里基本上沒有集體經濟,村干部們有心修路,卻心有余力不足。”馮文超回憶說,后來在村干部的協調下,申請到了市交通局的修路項目。2014年底,一條寬7米的水泥路呈現在眼前,村民們對村支兩委豎起了大拇指。

      每年的農歷三月十八,是馮坡村的傳統廟會,村里都會邀請市越調劇團、曲劇團在村文化廣場唱三天大戲,吸引了周邊許多商戶前來觀看。

      “最遠的是周口商戶,他們每年都來,廟會的時候村里最熱鬧,村民們利用這一時機,做餐飲生意,出售各種小商品,既活躍了村里的文化氛圍,又拉動了經濟增長。”村會計胡春霞介紹。

      近年來,該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村級事務,村里所有的大事小事迎刃而解。2017年,村文化廣場鋪上了水磨石地板磚,周邊進行了綠化;新建兩處公廁,村小學校園也進行了硬化;新修田間水泥路3公里,打機井10眼,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圍繞鎮黨委各項中心工作,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村民自力更生奔小康。”馮文超說。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