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鄧州能夠緊緊抓住國家發展中西部的戰略機遇,緊緊抓住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好時機,大膽決策,強力推進,全力打造有鄧州特色的新農村,著力解決農民出行難的問題,整治村莊、硬化路面、修建沼氣,建設新農村。
農民出行難問題是多少年來困撓著地方發展的瓶頸。鄧州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修建了1500多公里的水泥路,使578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拉近了黨和群眾的心,連接了大市場。
鄧州市按照“尊重民意、科學規劃、因村制宜、務求實效”的原則,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提供多項扶持政策支持村莊整治,同時對于建設文化茶館、太陽能熱水器、沼氣池等,市財政都會給與一定的補貼。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張村鎮組織力量,重點整治了張北、西河、五湖、郭王、程營五個行政村,帶動了其他自然村的整治工作。在組織實施中該鎮充分運用“4+2”工作法,發揮村支兩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作用,使當地的村莊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張村鎮的西河、程營、張北、五戶、郭王等村,我看到了城市小區般的生活環境,在這里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戶戶門前都有小花園,家家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接通了有線電視,安上了電話,裝上了寬帶,村內道路旁都安裝了路燈,栽了風景樹,健身休閑娛樂場地、文化茶館、衛生室、小游園等一應舉全。張村鎮如此,據了解,整個鄧州市都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