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9月2日,在中國共產黨鄧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市委書記金浩作了《干字當頭 接續前行 奮力奪取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決定性勝利》的報告,報告對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所取得的成績作了全面的總結,給與了充分的肯定。”近日,市委黨校高級講師周香玲說。
周香玲介紹,回望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經受考驗、戰勝困難的五年,是自勵自醒、大膽探索的五年,更是關鍵性、標志性領域接續突破的五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迎難而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開創了新時代鄧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發展思路更加精準。市委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決踐行“兩個維護”。把總書記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重大要求和省委、市委的各項安排部署,融入鄧州發展實踐,提出了“一抓三突破”工作部署,進行了“三權分置”改革等有益探索。2018年,我市入選中部六省百強縣;2020年,被命名為全省首批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市);在省社科院《2020年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質量評價報告》中,排名第20位;先后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城市。
發展根基更加堅實。樹牢“工業立市”理念,創優營商環境,實施全員、全年、全社會招商引資,落地了康碩、金豐、金碧、御廚等一批成長型大項目,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堅持以工帶農,建設了18公里的“迎賓線”、30公里的“鄧十線”、兩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帶,城鄉融合發展實現破題。培育出了北京農林科學院國家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牧原盛達現代農業示范園等龍頭和品牌。充分利用集體閑置低效土地,落地中小微企業600多家,1.2萬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2020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成功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城市建設更加宜居。圍繞“縣級規格、地級規模、中心城市水平”的建設標準,勾畫出了“100平方公里、100萬人”的“雙百”城市框架,城市能級不斷提升。鄭萬高鐵、蒙華重載鐵路相繼通車。北京路大橋、三賢大橋、穰城大橋相繼通車,跨河發展的瓶頸全面突破,湍北新區初具規模。內城西門平成門復建、內城河疏浚修復、“突破口”廣場建設、團結路歷史街區復建、新“回”水系規劃建設等重點工程有序推進,古城風貌呼之欲出,新區建設脫胎換骨。連續實施“雙違”“雙占”“問題樓盤”專項整治,下猛藥、治沉疴,重建制度、重構秩序。“鄧十線鄉村畫廊”“四美”鄉村、美麗鄉村等“三線三區”重大節點項目,深航鵬逸酒店等旅游配套設施陸續建成投用,基本形成了“兩天一夜”旅游線路。成功舉辦了“油菜花季雙周游”,共吸引游客120萬人次,成為全域旅游的成功嘗試。
民生保障更加到位。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眾志成城,守牢了河南的西南大門,我市的防疫工作在全省衛生大會上被省委書記點名表揚。脫貧攻堅交出了滿意答卷,全市10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2萬人全部脫貧。污染防治工作縱深推進,主動擔起“源頭責任”始終處于河南第一方陣、南陽市前三。醫療衛生工作持續鞏固,市婦幼保健院和第三人民醫院整體遷建、人民醫院湍北分院建設進展順利,市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教育教學工作蹄疾步穩,制定實施了為教育為教師辦實事十六條,順利通過了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小學、初中入學率100%,今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數達4030人,居南陽各縣市區首位。湍北、湍南兩所高中全部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招生。2019年以來,高考一本進線人數增幅居南陽各縣市區第一名。南陽科技職業學院順利獲批,鄧州“大學夢”圓夢成真。
黨的建設更加有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政治生態日益風清氣正。作為“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發源地,我市以之為龍頭,深度結合全域黨建,明確“兩量兩率一推行”考評內容,強化結果導向、問題導向,切實把黨的力量凝聚在攻堅克難、破除障礙、推動發展上。持之以恒糾“四風”、反腐敗,科學運用“四種形態”,充分彰顯巡察“利劍”作用,重點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回顧‘十三五’,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發生的一系列深層次變化,充分證明新時代鄧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思路舉措完全符合黨中央決策部署,符合省、市工作要求,符合鄧州實際。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全市上下要切實用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寶貴經驗,干字當頭、接續奮斗,必將促進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盡早取得決定性勝利。”周香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