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足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為人民服務。今年以來,市檢察院聚焦為民司法,針對在校師生、骨干企業、社區居民、村鎮群眾四類重要社會群體,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優化細化檢察服務,扎實推行聯結城鄉的“民心檢察”,積極促進公眾安全感和檢察執法滿意度的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在校師生 “春風化雨”式關愛
“零容忍”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續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一號檢察建議”,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起訴123件184人,抗訴的楊某、趙某等人強奸未成年人案,經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回重審,市法院對楊某提高有期徒刑刑期1年,對趙某由緩刑改判為有期徒刑3年。“最大化”寬緩處理涉罪未成年人。
堅持對涉罪未成年人窮盡教育、感化、挽救手段,努力幫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生活。依法寬緩處理主要因偶然、客觀因素涉罪的未成年人,不批捕75人,不起訴10人,附條件不起訴3人。
依據“兩高”正當防衛司法解釋,結合案件事實,依法果斷認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對其附條件不起訴。該案被南陽市人民檢察院評為未檢典型案例。
該院“定制式”深入開展法治幫教,推進法治進校園活動,參與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根據師生對法律問題的關注點、疑惑點和校園安全存在的問題,結合辦案情況向學校提出進一步完善校園安全制度的意見和建議,會同公安機關等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結合辦案情況和學校關切、邀請,深入城區一小、彭橋鎮初中等10所中小學重點開展防范處置校園欺凌法治宣講;深入南陽幼師、南陽科技職業學院等3所職教學校教育警示學生遠離小利誘惑“糖衣”下的電信網絡詐騙;幫助龍堰鄉一初中化解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長達3年的行政處罰爭議,獲得操場建設用地權;檢察長作為法治副校長到一高中為600余名教職工上法治法紀教育課。
對骨干企業“親情店小二”式助力
該院開展團隊助企活動。認真落實“萬人助萬企”部署,調整充實力量,制定和推行《關于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規定》。7名院領導和6名部門主任分包21家企業,深入走訪、用心服務,嚴格按照“13710”工作制度開展工作。
堅持檢察推進力、打擊力、保護力、監督力“四力”并舉,全力助推企業經營發展。今年共受理涉企案件48件,其中批捕18人、起訴22人;監督立案4件,監督撤案2件;對19名涉嫌犯罪的企業負責人作出不批捕、不起訴、建議適用緩刑等寬緩處理;監督涉企民行案件13件,1起案件被省院評為典型案件。
南陽市人大常委會實地執法檢查后充分肯定,多媒體刊發做法成效。該院還積極為企業解難事、辦實事。黨組成員協調市場監管局撤銷對中奧置業的不當行政處罰,副檢察長協調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快為泰陽置業辦理不動產證,檢察長協調開發區管委會為永泰無紡布解決長達6年的市政下水道影響廠房擴建問題。
對社區居民 “家庭管家”式服務
該院積極促進食品安全。專項監督保護“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依法起訴生產、銷售有毒有害、偽劣食藥品等犯罪15人;針對食藥犯罪緩刑判決人員從業禁止執行中的職能銜接空檔,推行專門機制,對內加強公益訴訟和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協作,對外加強與法院、市場監管局、司法局的協同;踐行多贏共贏新司法理念,督促市場監管局和疾控部門加強城鄉“流動包桌”廚師健康狀況監督管理。同時,積極促進飲水安全。
深入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活動,著力督促、協同住建局、衛健委、城管局,完善和強化對城區112個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立項、建設、管理、維護的監管,努力保障用水安全這一最基本民生。
該院還積極促進出行安全。認真落實最高檢“四號檢察建議”,努力引導和推進窨井蓋專項整治,通過深入公益調查,督導住建、城管、供水、供電、通信等部門加強日常管護、設施升級,盡力守護市民“腳下安全”。
對村鎮群眾 “精準滴灌”式解難
推動建強組織。堅持選派3個工作隊、130余名干警到5個鄉鎮定點幫扶,著力幫助強化黨建引領,努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協調為九龍鎮姚營村等3個村新(擴)建村部,幫助該鎮王營寨村化解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長達3年的行政處罰爭議,獲得村部建設用地權,有力促進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
夯實項目支撐。幫助九龍鎮同心號村培育“紅崖洞”牌腌制食品等特色品牌,積極協調知名企業幫助九龍鎮姚營村修建姚雪垠故居,引導發展冬桃、紅薯、黃牛、黃金梨、藥用絲瓜等特色種植養殖和深加工,強化項目帶動。辦好為民實事。立足檢察職能,深入農村一線,積極排查化解矛盾、改善基礎設施、注重志智雙扶,組織干警采購困難群眾農產品、為其捐款捐物等,扶危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