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2022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重要一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建設河南省中等城市的開局之年,也是大抓落實、快抓落實、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大出成果、快見實效的關鍵之年。如何在新征程中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近日,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龐渝接受了今日鄧州采訪。
龐渝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身處新的歷史方位,宣傳思想戰線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在胸懷大局、把握大勢中保持頭腦清醒、扛牢政治責任、明確前進方向,堅持做到“五抓五促”,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理論武裝“抓重點、促深入”。核心凝聚力量,思想引領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我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旗。要突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重點加強市、鄉兩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大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解讀,下大力氣抓好鄉科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督查,嚴格落實基層黨組織學習通報、巡聽旁聽制度,促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向深度拓展。
意識形態“抓關鍵、促穩定”。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要進一步細化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考核機制,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專項督查和意識形態工作培訓,不斷強化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強化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分管領導和主辦人等“關鍵人”的責任,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從嚴做到“四責同追”;嚴格報備、把關、審核制度,加強對各類論壇、報告會、研討會和非政府組織、對外文化交流團體活動等“關鍵活動”的管理;突出抓好重點人員、重要陣地、重大時間節點的管控,加強對媒體、學校、文化市場、宗教場所,尤其是網絡空間等“關鍵陣地”的管理,確保意識形態工作穩中向好。
輿論引導“抓導向、促實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大力營造正氣充盈、自強自信、團結奮進的濃厚氛圍。一是緊貼中心抓導向。深入宣傳建設“河南省中等城市”、抓好“一抓三突破”、改善和保障民生等重點、亮點工作。二是把握大事抓導向。認真做好省市“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南陽調研一周年、黨的二十大等大事大會的專題宣傳報道。三是選樹典型抓導向。大力選樹一批助人為樂、敬業奉獻、清正廉潔等先進典型,重點對“四種精神”進行深入宣傳報道,推出更多“鄧州好人”入選“河南好人榜”“中國好人榜”。四是搞好融合抓導向。加快推進市融媒體中心項目建設,盡快實現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和兩微一端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大短視頻新聞制作播放力度,打造多種宣傳媒介,樹立官方媒體嶄新權威形象。
價值引領“抓載體、促落實”。實現鄧州高質量跨越發展,離不開價值的引領、文明的力量。2023年是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60周年,今年重點圍繞編外雷鋒團“時代楷模”這張名片,及早謀劃、認真策劃,組織實施形式多樣、別出心裁的各類學雷鋒活動,創新推出一批學雷鋒志愿服務品牌,力爭在國家級主流新聞媒體推出更多先進典型,為題詞60周年營造濃厚氛圍,再次打響鄧州“第一雷鋒城”之美譽。完善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志愿服務組織建設。持續講好電影《突破口》背后的鄧州故事,樹立鮮明的時代精神。深入推進文化活動“七個一”建設,推進“文化合作社”建設工作。加強對各類活動的策劃、組織、引導,促進“四種精神”宣傳教育、特色群眾文化活動、精神文明評創等進一步落實落地、落細落小。
文化旅游“抓項目、促提升”。全面建設省中等城市,需要文化來聚力、來滋養、來塑造。一是加強整體規劃,科學建設在建景區。修定完善《鄧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以鄧州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為依托,以文化復興為抓手和切入點,圍繞“兩天一夜”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架構,根據規劃,挖掘好歷史人文的豐富內涵,展現鄧州厚重文化脈絡。重點建設八里崗遺址博物館及遺址公園、雙忠祠等,持續推進內城河疏浚修復、大十字歷史建筑修復等,使之串珠成線。二是打造鄧州文化品牌。以“文化+旅游”為突破口,以鄧州“四種精神”為動力,配合“百城建設”提升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培育打造提升花洲書院、鄧州編外雷鋒團展覽館、鄧瓷歷史文化博物館等,初步打造根親文化、“憂樂”文化、紅色文化、休閑文化,以“張仲景故里”為依托,“仲景國醫”品牌為代表的中醫藥文化等精品景區、精品項目,打造一系列叫得響的鄧州文化品牌,加快構筑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