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四集中”工作開展以來,構林鎮黨委政府嚴格按照省市有關決策部署,積極探索農村新型養老模式,認真排查建檔立卡“三類人”6種情形共787人,分類制定兜底保障措施,積極推進敬老院和幸福院升級改造工程,實行規范化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可喜成績。
加大資金投入 設施提檔升級
綠化院內環境。該鎮投資200余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對院內走廊兩側進行高標準綠化美化,新修建小游園1個、小廣場1座、休閑娛樂健身跑道800余米,更換升級了娛樂中心的屋頂,配套完善了娛樂中心設施,建成了標準化醫療室1座。
提升就餐環境。新購置了餐桌、碗櫥、消毒柜、飲水機、操作臺、冰箱及可供100余人就餐的大灶臺1個等,制定每周營養食譜,保證一周飯菜不重樣,做到每餐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
美化居住環境。對室內外墻體、地面、衛生間、洗浴間進行升級改造,統一購置四季服裝,保證老人們一年四季都有換洗衣服,并對室內外環境衛生進行常態化保潔,讓老人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開心。
健全管理制度 實現自主管理
為規范敬老院和幸福院管理,該鎮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入院條件和入院程序,健全入院老人個人檔案和健康檔案,實行院務財務公開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章辦事。
該鎮堅持每天對老人進行安全知識和健康知識培訓,引導老人防詐騙、防摔倒、防走失、外出佩戴胸牌和定位手表,以及做保健操、拍打穴位等。堅持每天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和健身活動,積極開展針對性康復訓練,大大提高了老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該鎮結合鎮義工隊和鎮直部門及民間藝人每周開展的送溫暖、送文藝活動,以及利用按摩椅、按摩床、健身器材、健身室、棋牌室、閱覽室等休閑娛樂設施,引導老人在文藝活動和康復訓練中展示自己的文藝才能和特長。特別是市政協委員馬小芹每天帶著老人們唱歌、跳舞……現在老人每天在敬老院里開心地唱著紅歌、打著快板、敲著鑼鼓扭秧歌、演著小品學毛選,跳著舞蹈感黨恩。
同時,借助現代傳媒手段,廣泛推介,接受社會監督。利用快手、抖音現場直播老人們的娛樂和日常生活,推介“四集中”工作,接受社會監督。截至目前,抖音、快手直播553條,12.8萬人點贊,點擊600余萬次,粉絲達15萬人。
在此基礎上,實行民主管理,成立院務管理委員會,堅持例會制度,定期開展“道德之星”“文藝之星”“勤勞之星”評選活動,增強了老人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營造了團結、和睦、互助、友愛的良好院風。
強化服務意識 提升管理水平
該鎮始終堅持把服務放在首位,堅持“老人至上、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努力提升管理水平,為老人們提供暖心服務,用關愛的清泉滋潤著每個老人的心田。
此外,該鎮護工的績效工資與老人的評價直接掛鉤,要求護工服務老人做到敬老人、順老人、愛老人,目標是讓老人笑起來,讓生活在這里的老人聽著順耳、看著順眼、氣順心里美,真正實現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美好生活。
目前,全鎮已集中320余人,其中入住敬老院70余人、幸福大院1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