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6年,在鄧州做官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應摯友滕子京之邀,在鄧州花洲書院揮毫寫下了膾炙人口、傳頌古今的《岳陽樓記》,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遂成千古絕唱,蘊含的憂樂精神成為眾多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習近平同志更是多次要求全黨同志繼承和發揚范仲淹先憂后樂精神,做焦裕祿式的好干部。在新時代,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發揚光大憂樂精神。近年來,鄧州市加大投入力度,擴大憂樂精神覆蓋面,延伸憂樂文化觸角,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從憂樂精神、憂樂文化中汲取精神養料,培育文化基因,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構建憂樂文化、奉獻精神大格局
弘揚、傳承憂樂文化奉獻精神”,鄧州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其他常委任副組長,紀檢、宣傳、教育、文化廣電、城建規劃、花洲書院、范學研究等部門為成員的“憂樂”文化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制定方案、召開動員會、協調會等手段和措施取得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持與廣泛參與;同時明確各成員單位在“憂樂”文化建設中的職責,使各成員單位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在“‘憂樂’文化奉獻精神”建設中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憂樂文化建設整體合力。
打造憂樂文化、奉獻精神大陣地
鄧州市借助花洲書院得天獨厚的人文景觀和“憂樂”思想內涵,精心設計打造,本著精細、美觀、體現濃厚“憂樂”文化特色的指導思想,誠邀外地專家設計規劃,聘請優秀退休干部參與管理,利用財政投入、社會捐資等辦法多方籌資,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搜集古代賢人名臣清廉警句,充實到花洲書院展廳、照壁、長廊、碑刻、雕塑等設施內,新建廉吏文化碑廊、花洲大講堂、“憂樂”文化長廊等,進一步豐富了花洲書院的“憂樂”文化內容。著力把花洲書院打造成黨員干部學習憂樂精神、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無私奉獻、廉潔勤政的教育基地。
開展憂樂文化、奉獻精神大宣傳
組織全市干部群眾青少年走進花洲書院,感受“‘憂樂’文化、奉獻精神”。利用展館開館和每年的“五一”“七一”“國慶”等節假日,分批次組織全市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二級單位班子成員、鄉鎮街區機關全體黨員干部、站所負責人、村支書、老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全市各級各類各所學校學生等社會各界走進花洲書院,感受“憂樂文化”。開展“憂樂杯”讀書征文活動。舉辦以弘揚“憂樂”精神,爭做勤廉干部為主題的“憂樂杯”演講比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勤政廉潔的自覺性。舉辦以“憂樂”為主題的書畫展。使黨員干部從高雅的文化氛圍中接受到了憂樂文化、奉獻精神教育。
深化憂樂文化、奉獻精神大活動
結合“奉獻”精神開展憂樂精神五進活動,即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進廠礦企業。結合“奉獻”精神搞好黨員干部培訓活動。在市委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內容中,納入范仲淹“憂樂”精神,讓范公“憂樂”思想深入到中青年干部心中,切實增強“先憂后樂”奉獻意識,牢固樹立范仲淹民本思想。理論宣講和宣傳部“百姓宣講直通車”及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把范仲淹“憂樂”思想做為宣講內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協調編寫了校本教材《憂樂精神在鄧州》,發放到全市每一所學校,使社會各界對“奉獻”精神入耳、入腦、入心。
結合“奉獻”精神開展范仲淹學術研討活動。成立以鄧州為主的河南省范仲淹學術研究會,各鄉鎮辦、市直單位黨政一把手、文化界著名人士為研究會會員,以范學研究會為主創辦每年四期的《憂樂天下》雜志,廣泛宣傳范仲淹“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利用范仲淹文化節探討、傳播范仲淹“憂樂”精神。在每一屆范仲淹文化節上,邀請外地范學研究知名學者到鄧州共同探討范仲淹“先憂后樂”的民本思想,組織筆會撰寫一批以范仲淹“憂樂”精神為主題的文學作品。組織范學研究成員到山東范仲淹生活的地方、商丘范仲淹讀書求學的地方、蘇州范仲淹出生和執政的地方學習交流,同時向外推介范仲淹“憂樂”精神在鄧州的繼承和弘揚情況。
結合“奉獻”精神開辟文化專欄。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開通”“鄧州頭條”“清風鄧州”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電視節目中開辟“憂樂伴我行、我奉獻我快樂”文化專欄,以新聞通訊、熱點追蹤等方式報道各單位“憂樂”文化先進人物事跡。在廣播電臺開辟“‘憂樂’文化之聲”,以小說、散文、詩歌、故事、相聲、小品、歌曲、戲曲等形式,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憂樂”文化。在鄧州廉政網、鄧州文化網等地方網站開辟“憂樂”文化宣傳版塊。利用戶外大屏幕滾動播出“憂樂”詩歌、楹聯、廉政公益廣告。
近年來,隨著憂樂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花洲書院被列入河南省文化遺產名錄,現為國家4A景區,同時被命名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每年到花洲書院參觀學習教育的人員達59萬人(次)。鄧州編外雷鋒團團長宋清梅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他所在的黨支部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編外雷鋒團"先后被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國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汲灘鎮后寨村黨支部原書記王際銀榮45年如一日,堅守一個職責,勤政為民,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鄧州市公安局民警李華敏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全省十大杰出女民警等榮譽稱號,她所帶領的刑事科學技術室成為全國一級示范技術室,被譽為警營女"宋慈"。鄧州村醫曾偉先后榮獲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并入選“中國好人榜”。
鄧州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城市。首創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全國推廣,4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