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202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市委政法委作為營商環境企業權益指標牽頭單位,如何圍繞上級決策部署,奮勇爭先,助推我市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怎樣切實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近日,今日鄧州就此采訪了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華獻。
張華獻表示,法治化營商環境,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基本保障。在2022年度南陽市前三季度營商環境評價中,企業權益保護指標名列前茅。2023年,市委政法委將圍繞全市發展大局,進一步發揮協調作用,立足實際,健全制度,制定措施,扎實推進,切實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大營商環境企業權益保力度,聚焦難點堵點問題,強化措施落實,加強創新意識,提高服務意識,以優質的法治服務助力高效滿意的營商環境。
一是狠抓惠企政策落實。提高惠企政策的覆蓋面,發動基層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主動參與惠企政策行動,將惠企政策向鄉鎮、農村基層延伸,提高涉企法律服務覆蓋面。提高惠企政策的針對性,針對“萬人助萬企”“項目為王”等活動企業辦事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法治活動,提供差異化法律服務。
二是強化企業權益保護。保護中小企業經營者權益,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范法律服務工作者從業行為。對涉及市場主體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和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企業和企業家的意見建議,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三是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平安社會環境,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制機制,促進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效銜接和協調聯動;做好刑釋人員和社區矯正對象等重點人員的教育穩控管理,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穩定環境。
四是滿足市場主體法律服務需求。為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律服務,積極主動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充分發揮好法律顧問的作用,全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防范化解各類法律風險,開辟各類綠色服務通道;支持引導法律服務機構為受疫情影響較大或面臨危機困難的各類企業減免法律服務費用。
五是發揮法治建設統籌協調作用。有效發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在法治建設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對行政執法、公正司法的檢查和督察力度,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公正司法公信力,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達到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統一,確保實現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總目標。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之年,市委政法委將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帶領企業權益保護指標相關單位以頑強拼搏、攻堅克難的奮斗姿態,爭先進位次,拼一流服務,為提升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最優法治保障。”張華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