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走進鄉村看振興——孟樓鎮 追夢希望的田野

    2025-01-14 15:56:02 作者:王中獻 丁麗麗 高 爽 張明迪 張銀珍 來源:
    分享到:

    孟樓鎮,因為一篇文章,載入中國新聞史冊。

    1992年5月5日,《經濟日報》頭版刊發記者許寶健采寫的報道《從孟樓到孟樓》,指出河南孟樓由于思想不解放、發展意識不強,經濟發展落后于湖北孟樓。

    一石激起千層浪。河南孟樓解放思想、奮起直追,一任接著一任干,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種夢想。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這一年的12月20日,《經濟日報》再次刊發有關河南孟樓的報道。不過,這一次是在報道成就:《河南鄧州市孟樓鎮“三權分置”改革助推鄉村振興——借改革東風 奏蝶變樂章》。時任孟樓鎮黨委書記李爽,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改革沒有休止符,創新為孟樓帶來無限生機。在這里,有鱸魚、鮰魚養殖,有羊肚菌、串葉松香草種植,有艾草深加工,有羽絨服生產線……許多人在這里夢想成真。

    李征,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市孟樓綜合改革發展示范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孟樓鎮黨委書記,繼續做著“美夢”:“我們將聚焦特色產業發展,持續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力爭將高粱、艾草、羊肚菌等農產品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一體化推進廁所革命、危房改造、水系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一批環境整潔、宜居有序的和美鄉村。”

    艾 “香”

    一輛大貨車緩緩駛入孟樓鎮耿營村艾康健艾業有限公司院內,工人裝車手腳麻利。

    “這批艾草足貼發往鄭州,有800多箱4萬多盒,價值12萬元左右。”公司負責人劉景、陳賢告訴我們。他們一會兒招呼裝車,一會兒到車間內查看生產經營情況,忙個不停。

    說起公司的發展,劉景感慨萬千:“離不開黨委政府、村組干部的大力支持。”

    時間回到2023年8月初。

    “周書記,幫幫我們。”劉景焦急地找到耿營村黨支部書記周元強。

    “咋了,不急,坐下慢慢說。”周元強拉著劉景就要坐下。

    “坐不住呀,愁得我吃不下睡不著。”劉景倒起了“苦水”,“訂單有了,就是沒有地方生產,咱不能看著真金白銀從眼前溜走吧。”

    “過去多少困難咱都挺過來了,這也不在話下。”在周元強的安撫下,劉景慢慢平靜下來。

    劉景是耿營村人,當他了解到孟樓鎮艾草種植面積大,深加工產業發展條件好、前景廣闊時,便萌生了加工艾制品的想法。2018年,他與陳賢返鄉創業,在耿營村租賃場地,建起700多平方米的廠房加工艾草足浴包,帶動本村50余人就業,生意越做越紅火。

    經過努力,負責銷售業務的劉景接到了每月加工1000萬貼艾草足貼訂單,但現有場地生產能力不足,想增加產能卻苦于沒有多余廠房,眼看這個訂單就要打水漂。

    就在焦頭爛額之際,劉景想到了第一次建廠時,該鎮黨委政府和村組干部給予的大力支持。于是,他再次找到了周元強。

    時間就是金錢。周元強馬上把這一情況匯報給孟樓鎮黨委書記李征,李征當即拍板:“帶著劉景找廠房。”

    長樂村閑置藥廠、老化肥廠……全鎮大大小小的地方跑了個遍,每次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正當大家有些灰心時,周元強拍著腦門:“咋忘了這個地方!咱村老棉花廠院內咋樣?”“走,去看看。”

    廠房面積大,又位于集鎮上,劉景一眼就相中了。

    “門前路不好,電線高度較低,路燈妨礙大車出入。”劉景指出了不足。

    “這都是小事,不用操心。”李征立即組織電管站、村鎮辦、交管站等部門,商量路、電線及路燈等問題解決辦法。

    所有問題順利解決。當年9月中旬,艾康健艾業有限公司分廠投產。

    “短短一個半月就投產了,既省錢省力又省心。”回想起這些,劉景忍不住嘖嘖稱贊。

    投產后,用工難的問題又來了。這幾年,該鎮招引了許多加工企業,群眾紛紛到工廠做工,閑散勞動力并不多。

    創業“扶上馬”,發展“送一程”。李征召集會議,號召各村黨支部書記回村宣傳,動員群眾進廠務工。

    艾草足貼加工活兒不重,沒有技術含量,簡單好學易上手,歲數大點也能干,工資月月發,諸多優勢吸引了許多群眾前來。

    夏珂就是其中一員。她家在附近居住,不僅能照顧孩子,還能掙個零用錢。一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讓她很滿足。

    走進生產車間,空氣中氤氳著艾草等中草藥混合的清香,30多位群眾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

    “這兩個廠,每年僅勞務費就要支出120多萬元。”周元強喜上眉梢。

    同樣高興的還有劉景。“我們通過批發和互聯網進行銷售,年產值200萬元左右。”在穩定發展艾草足浴包、足貼加工的基礎上,該公司按照多層次消費需求,發展香薰包、除螨包等艾制品,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

    車間內,工人加班加點工作?,F有訂單還有15萬盒要趕制。

    廠區里,劉景的電話不時響起:“再訂10萬盒?好的,放心,保證按時交貨……”

    商 “家”

    伴隨著“咔嚓咔嚓”的縫紉機聲,孟樓鎮夢之星服裝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內,李秀玲的手上下翻飛、快速操作,很快一條褲子就做好了。

    李秀玲的家就在服裝廠對面,2023年3月份工廠建好后她就在這里上班。

    “在外地打工十幾年了,可孩子慢慢大了,老人身體也需要照顧,不回來不行。”李秀玲說,回來的時候還在發愁不知道能干什么。沒想到家門口開起了服裝廠,出了“家門”就入“廠門”。

    2022年底,由福建企業家投資的夢之星服裝制造有限公司開始選址建廠。

    得知消息后,孟樓鎮立即與企業對接。充沛的人力資源,便利的交通,優質的服務,項目落地孟樓社區。

    公司負責人唐軍提出了需求:“總公司訂單量巨大,急需開工投產。”

    面對企業需求,孟樓鎮黨委政府立即行動,整合資源,盤活利用閑置老舊廠房,迅速劃出廠房位置,安排專人盯緊廠區規劃、施工、裝修。除了生產設備外,均由鎮政府出資,保證工廠快速投產。

    問題很快又來了。“周書記,我是四川人,我們資方是福建人,都對這里不熟悉。工廠都要建好了,可是還沒有工人啊。”唐軍說出了困惑。

    “別急,這里跟家里一樣。工人的問題,一定盡快幫你解決。”孟樓社區黨支部書記周云俊當場表示。

    周云俊立即把情況匯報給了鎮政府。經商議,除了廣泛宣傳招工外,還號召有意向的群眾一起前往穰東鎮服裝廠參觀學習。

    2023年3月,夢之星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在孟樓社區投產,總投資1.13億元,年度投資0.6億元,購置縫紉平車、四邊拷邊機、電剪刀等配套設備300臺。首批招聘的50余名工人,全部到崗到位。

    李秀玲就是這個時候進的服裝廠?,F在,她每月能拿到6000余元工資:“這比我在外打工都強,吃住都在家,開銷少,工資高,真是夢想中的生活。”

    夢之星主要與雅鹿等知名品牌合作,進行訂單式生產,產品主要涵蓋羽絨服、羽絨褲等多個品類。由于訂單量劇增,工人們全部加班加點趕制產品,提高進度。這讓唐軍很是著急。

    “周書記,工人還是不夠用啊,這可怎么辦。”

    “解決企業的困難就是我們的責任。”周云俊立即安排人員繼續宣傳,提高工廠在附近莊子的知曉率。

    同時,村里又安排了第二次參觀活動。這次除了帶著群眾到穰東服裝廠,還來到夢之星服裝廠車間,了解服裝產業和各種生產步驟,打消群眾各種疑慮。

    就這樣,第二批30余名工人也到崗上班。經簡短學習,很快可以進行制版打樣、驗布裁剪、縫制整釘、檢驗包裝等生產工藝。

    “我兩個小孩,小的上九年級,正是需要家長陪伴的時候,進了家門口的服裝廠,這不兩全其美嗎?”群眾張利說。

    “可不是嘛!在這里干活非常方便。我小孫子上幼兒園,每天早上送完他我再來上班。反正是計件算工資,家里也照顧了,錢也掙了。”群眾胡紅改很是滿意。

    “這批貨已全部完成。今天工人們會放假休整兩天,兩天后我們會開始新的訂單。”唐軍笑容燦爛,“目前,公司已達到年產各類服裝200萬件(套)的生產能力,下一步會考慮繼續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

    幫 扶

    “看,這些白色的絨毛都是羊肚菌菌絲,在營養包里吸取營養,吃飽喝足之后再回到母體,特別神奇。”麻向紅走到大棚邊,小心翼翼地依次掀開三層高低不同的塑料薄膜,神采飛揚地介紹。

    豐收的季節很快就會來到。1月下旬到3月中旬是羊肚菌采收季,一把把“小傘”錯落有致地覆蓋著菌壟,潔白的菌柄頂著灰褐色的菌蓋,鮮嫩而肥厚,菌香沁人……這段時間是麻向紅和菌農們最忙碌的季節,也是最幸福的時刻。

    麻向紅,生于1989年2月,土生土長的孟樓鎮南孔村人。羊肚菌種植門檻很高,他是如何掌握“竅門”的?

    時間回到2018年。麻向紅夫妻倆正為家里面的生計發愁,孩子剛出生,處處需要錢。偶然間,“90后”妻子周小芳在“快手APP”上了解到羊肚菌種植,覺得是個不錯的商機。

    “學習培訓費用需要5萬元,我們倆熬煎了一夜。但是肯定得學!羊肚菌種植技術在當時屬于冷門,都沒見過別人種。”最終,麻向紅和別人一起,組團去云南一家農科院學習。

    麻向紅嘗試著種植了4畝地,搭建了4個大棚,不含棚的成本是2萬元。第一年,總收獲了60斤左右干貨,賣出的錢剛包住成本。

    麻向紅夫妻倆成了當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二年,每畝地收獲了70斤干貨,通貨每斤510元,刨除各種成本,凈收入有8萬元左右。這讓其他農戶也萌生了種植羊肚菌的想法。

    麻向紅夫妻熱心幫扶。2022年,麻向紅注冊了河南多農多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羊肚菌種植基地?;毓卜N植160畝,其中100畝是其他幾個種植戶的。

    每到空檔期,夫妻兩人就去外地學習,到同行那里取經。“每年的學習費用差不多三四萬元。年年氣候不一樣,土地濕度也不一樣,只有自己學透了,才敢帶著大家一起干。不能有任何閃失,讓大家受損失。”周小芳說這番話的時候,一臉凝重。

    基地擴大了,問題又來了。羊肚菌采收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烘干儲存,不然的話,就會很快壞掉。

    2023年12月份之前,使用的還是老式燒煤烘干機。一天一夜不停,只能烘干七八千斤。農戶排隊等候,麻向紅、周小芳滿面愁容。

    政府幫扶,難題迎刃而解。孟樓鎮黨委政府積極向上爭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項資金370萬元,修建加工車間和烘干車間,還有保鮮庫及低溫冷藏庫。8臺機械化烘干機,可滿足三四百畝羊肚菌需求。

    基地反哺鄉鎮,每年拿出5%收益分紅分給脫貧戶。

    “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工,基地每年支付出去的務工費用大概在100萬元左右。”麻向紅說。

    公司還帶動張村、十林、白牛、汲灘、陶營等鎮群眾種植羊肚菌,并輻射到襄陽市襄州區、老河口市竹林橋鎮、新野縣歪子鎮等地,種植面積已有300多畝。

    2024年,孟樓鎮又為羊肚菌種植基地爭取幫扶資金50萬元,修建了速凍庫。

    “羊肚菌無論大小,營養價值是一樣的。粗略算了下,基地里小羊肚菌占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大概是四五萬斤。速凍之后反季節銷售,每斤可以增加5元收入。”談起新的增長點,麻向紅興奮不已。

    2023年2月,麻向紅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速凍庫每年收益6%分紅給村集體,也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

    “試著培養菌種,降低成本。群眾只要有意愿,就帶著他們一起干。”有政府幫扶,底氣十足的麻向紅又有了新打算。

    循 環

    “自從移民搬遷到孟樓后,得益于土地流轉,真是瞌睡遇見枕頭,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孟樓鎮張義崗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吉綱笑著談起種植大戶張相海,“他把土地利用到了極致,甜葉菊收獲后土地閑置,便利用空檔期,種植了西蘭花、有機花菜、包菜、白菜、蘿卜等蔬菜。”

    上個世紀70年代出生的張相海,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身上既有父輩埋頭苦干的身影,也有著“不安分”的一面。憑借著對中藥材市場的敏銳嗅覺,摸索著種植甜葉菊、元胡、丹參、麥冬、太子參等中藥材。

    實地考察土元養殖項目后,張相海繼續“折騰”。

    土元,又名地鱉蟲,具有舒筋、活血、化瘀、續筋接骨功效,是一種具有較高藥用價值的名貴中藥材,市場需求巨大。

    準備大施拳腳的張相海,沒想到尋找適合養殖場地成了“絆腳石”。

    “當時愁得不行,在鎮村幫助下,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F成的大棚幫我省了不少初投資金,還降低了失敗風險。”說起現在利用的閑置大棚,張相海感激不盡。

    土元養殖的關鍵在于喂養和管理,張相海一開始心中沒有底。

    “及時通風,把控好土壤的濕度和溫度,土太濕就容易結塊,太干又不利于土元生長。”懂技術的胡選濤的加入,讓張相海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能喂得太飽。如果太飽,下一頓它們就不吃了。這樣一來,就容易滋生螨蟲。”張相海告訴我們,螨蟲是土元的天敵。通過請教專家、上網查資料、看書學習等方式,他掌握了土元在不同階段的食量,避免了螨蟲滋生的威脅。

    “土元養殖周期只要7至9個月,成蟲經烘干處理后每公斤可達到70元左右。銷路也不愁,大藥廠都會來收。”張相海說,因為第一年要采卵,所以他并沒有打算賣。經估算,3個養殖大棚收益非??捎^,扣除成本,年收益可達50余萬元。

    一直以來,有一個想法在張相海心中醞釀許久:孟樓鎮各類養殖場、農作物種植種類眾多,動物糞便、農業廢棄物眾多,怎樣才能變廢為寶?

    土元養殖,讓張相海的“生態循環”想法變為現實。

    品相好的蔬菜賣了之后,剩下的品相差的蘿卜、白菜、蔬菜根莖等農業廢棄物,被張相海利用起來,通過配比作為土元的食物。

    張相海又琢磨起了土元糞便。土元糞便里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料。

    “施了‘土元肥’的中藥材,產量、品質都非常好。”張相海成功了,“今年,我準備每樣中藥材擴大到一百畝。”

    “張相海的3個土元養殖大棚,每天都需要五六個工人,一個工人每天能拿到70元左右的工資。”張吉綱告訴我們,有了張相海成功的經驗,村委會大力支持村民外出學習,發展特色養殖。

    “土元養殖,比較先進的是立體式恒溫養殖法。不僅經濟效益高,也便于管理。我準備今年建一個立體化養殖大棚,吸引更多農戶參與其中,讓大家都能增收致富。”談起未來規劃,張相海信心滿滿。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