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又到一年開學季,助學圓夢正當時。連日來,小楊營鎮各村(社區)紛紛舉行獎學助學活動,匯聚點點愛心,為優秀學子送去家鄉的溫暖和關懷。該鎮社會賢達慷慨捐資,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發展,民間資本獎學助學形成“蝴蝶效應”,捐資助教蔚然成風。
“8月29日,我們村召開了教育發展捐資助教會議,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我們只通知了部分黨員、鄉賢及村民代表到場。之前沒通知到的村民,這幾天也陸續過來捐款了。“該鎮東樓村黨支部書記張宗茹說,截至目前,該村共籌集到7.8萬元助學資金。
近年來,東樓村在小楊營鎮黨委的引領下,探索“黨建+鄉賢”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將本地以及在外有威望、有能力,熱心公益事業的賢達人士凝聚起來,成立教育發展基金會,堅持每年開展捐資助教活動,共同為東樓村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據悉,東樓村教育發展基金會已累計資助優秀學子36人,為村中心小學修建學生餐廳1座,配備儀器室、電腦室、多功能室等7個,餐具、桌椅及現代化教學設備6萬余元。
“雖知異鄉暖,難舍故鄉情。故鄉,是古今往來多少游子心中的一塊溫馨圣地,是我們人生的起點和前進的力量源泉……”近日,小楊營鎮姜胡營村在外鄉賢紛紛收到了《致姜胡營村在外鄉賢的一封信》。
信件發出后,該村黨支部書記葛建紅的手機不斷響起,該村鄉賢聯誼會成員紛紛捐款,獻出對村教育工作的一份愛心。據了解,姜胡營村鄉賢聯誼會自成立以來,秉承“回報家鄉、反哺發展”的宗旨,充分發揮“親情、鄉情、友情”的情感紐帶作用,大力支持該村教育事業發展,營造了全村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該鎮白廟村的愛心企業也紛紛開展送溫暖活動,捐資助教顯擔當。“我們村以前是貧困村,想要徹底翻身實現鄉村振興,必先振興鄉村教育。我們村教育發展是我多年來最牽掛的事。”白廟村黨支部書記宋榮社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脫貧攻堅戰中,白廟村黨支部充分利用市里調配的優勢資源,與多家愛心企業結對幫扶,并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倡議書等多種形式,號召愛心企業在幫扶過程中情系教育、捐資助學。截至目前,已有10多家企業每年定期捐款,助力該村教育發展,幫助學校和學子們解決實際困難。
“鄉村振興最終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無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我們始終堅持‘教育為本’,積極倡導獎學助學活動,就是為了獎扶勉勵優秀學子勤奮學習、學有所成,以濃濃鄉情和拳拳愛心,帶動和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反哺家鄉、建設家鄉,推動全鎮走好鄉村振興之路。”該鎮鎮長馬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