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如果你有空閑,不如和我一起到湍河岸上薅茵陳吧。
現在正是薅茵陳的好時候。湍河岸上的茵陳正肥、最嫩,藥效也剛剛好,口感也恰恰醇。一蓬蓬茵陳苗簇擁在干枯的莖干根部,如一個個雪白的繡球,等著你來撿拾,采挖。
這時節,時維三月,序屬孟春。陽光媚而春風暖,河水清而魚龍躍。晴空萬里,惠風和暢。物華初放,驚見草芽。婆婆納綻放著藍色的小花,如天上的繁星,在閃閃爍爍;老鸛草伸展開腰肢,躍躍欲試,覬覦著每一塊空地;貓兒眼也不甘示弱,盡量伸展肥嫩的枝葉,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也許不到時候,一向好顯擺的石蒜,謙卑的伏在草叢里,紫紅色的細長葉片,似剛睡醒的美人,云鬢半偏,花冠不整。河岸上有麥田,剛起身的麥苗綠色正濃,麥苗身子正軟,春風拂過,閃著油光,似綠毯,更如綠海。誰家種的蠶豆,油汪汪的苗子真嫩,看見它們,我仿佛又聽到“蠶豆花兒開啊麥苗鮮”的歌聲。
幾只水鳥從頭頂飛過,河水里有幾只野鴨在游曳。水媚處,有幾只雪白山羊在啃食,牧羊人坐在岸邊,望著東流的湍河水好像在思考什么。
湍河岸上的河灘里,到處都是茵陳,引來了許多像我這樣薅茵陳的人。
最先發現茵陳妙用當是遠古的神農氏。他在《神農百草經》里,把茵陳與人參、黃芪、肉蓯蓉列在一起,成為久服無害,延年益壽的上藥。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對茵陳有專門記述,稱茵陳能清除肝膽濕熱,佐以梔子等物,可治人們的黃疸肝炎。饑荒之年,茵陳苗可以蒸食,幫人們度過災年。而現在,我們更看重它的藥效和美味。采挖后陰干,可以泡茶喝,那特殊的渾厚的香氣,可以讓肝膽舒泰,掃盡臉上晦暗之氣;也可以淘洗干凈,拌上白面蒸食,佐以碎鹽、香蔥,芫荽、蒜泥,滴點生抽、香油,蒸茵陳在口,齒頰留香,縱大魚大肉也不愿置換。
薅茵陳,要記住它的生物學形態。因茵陳俗名又叫白蒿,它就具有蒿類共有的生物學形態。稍不留神,你會把青蒿或者黃蒿,甚至野菊花的幼苗當作茵陳采挖。因為青蒿、野菊花幼苗也呈白色,黃蒿的幼苗葉子也很碎。我的鄰居兩口子一大早騎著電車到湍河去薅茵陳。他們不知道茵陳是什么樣子,錯把野菊花幼苗當茵陳,興致勃勃薅了兩大口袋,回到家,向我們炫耀。我一看,笑噴了飯,我拿了一棵茵陳苗讓他們看,直羞得他們再也不說去湍河薅茵陳了。白蒿與其他蒿類不同,它不僅白,而且絨。它著生在枯干的莖干周圍,它的葉片尖,深裂,如米粒,正面和北面都呈白色,薅到手里感到很絨、很柔和。遠看茵陳,像一個白色的小絨球,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薅茵陳有節令限制。農諺;“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砍來當柴燒。”大意是說正月的白蒿苗才叫茵陳,才具有養肝治病的療效。到了二月就是徹頭徹尾的白蒿了,既不具藥效,也沒有鮮美醇香的口感,此時食用,苦澀堅韌,難以下咽。若到了三月,幼小的茵陳苗已長成堅硬的莖干,只能割回家,曬干,當柴火燒了。
按理,去年臘月二十五已經立春,過罷正月十五,正月已近尾聲,茵陳的藥性在不斷減弱。過了驚蟄節,已進入二月,茵陳也回歸白蒿的身份,失去了采挖的價值。其實,天地自有其運行規律,立春早并不等于植物生長的快。今年開年幾場雪,降低了溫度,拉長了正月,也放慢了植物生長的步伐。韓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似乎專為今年春天而作,我們在過春節時,飽賞了春雪的奇景,圓了踏雪尋梅的舊夢,也為我們年后薅茵陳做了恰切時間鋪墊??梢哉f,沒有初春這幾場雪,就沒有滿河岸的茵陳,也就沒有薅茵陳帶來的驚喜和快樂。“二月初驚見草芽”變成“三月初驚見草芽”何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
朋友,不要哀嘆正月已過去。此時,湍河岸的春意正濃,河灘上的茵陳正好,如果你有時間,就和我一起薅茵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