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齊心協力助扶貧――高家村脫貧攻堅工作側記

    2018-11-28 09:49:26 作者:林 瑩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高家村位于張村鎮南3公里處,全村有貧困戶26戶。曾經的高家村交通不便,土地貧瘠,面對貧困現狀,村、支兩委、歷任駐村第一書記及駐村幫扶工作隊出實招、辦實事,以配備好隊伍,夯實好基礎為抓手,使脫貧攻堅工作收到實效。如今,高家村已經有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今年預脫貧9戶。

      在整齊的村委大院里,村、支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正在商議如何帶動村民參與到金融扶貧中來。2016年,鄧州市教體局進駐張村鎮高家村進行幫扶,孫立軍主動請纓到該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針對村、支兩委班子軟弱、黨員隊伍渙散和群眾缺乏脫貧致富勇氣等問題,孫立軍從“扶班子,筑牢基礎”入手,把抓黨建、促脫貧、謀發展作為頭等大事。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定期學習黨的政策和理論、農業技術知識、扶貧知識,堅持走訪貧困戶。通過走訪,面對面座談,聽取群眾心聲,尋找扶貧良策。

      “要改善干群關系,不能只動嘴皮子,一定要撲下身子做實事,才能贏得群眾信賴。要把群眾的思想工作做通,就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他們打成一片,凝聚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精氣神。”孫立軍說

      要想富,先修路。孫立軍協調資金170余萬元,修建了通往村里的“致富路”,連通了湯侯村和新江莊村的道路,徹底改變了高家村以往村道狹窄彎兒多、路基坑洼不平的狀況?,F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村里村外都干凈整潔了,干部群眾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貧困戶高敬德今年60多歲,因病致貧,有一個正在讀高中的女兒,經濟收入低,生活壓力大。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接任孫立軍的高家村現任駐村第一書記王中華多次走訪開導,為他提供公益崗位,幫助他的女兒享受教育資助,并結合“七改一增”項目,幫助他修了院墻、廚房,添置了一些生活必需品。

      “現在家里整潔了,每個月還有幾百塊錢的收入,我有信心帶著女兒把日子過好。”看著家里的變化,高敬德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在扶貧工作中,考慮到無房(危房)、因病返貧、因災因學致貧、無勞動能力致貧等困難家庭的實際情況,高家村堅持“一戶一法”。2017年初,該村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國企國元保險來村結對幫扶,利用其設立的保險協保員崗位,直接帶動3戶貧困戶脫貧。

      脫貧不單單要“輸血”,更要“造血”。結合本村實際,堅持自愿原則和市場化機制,引導貧困戶種植優質小麥、花生、玉米,提高質量和產量;鼓勵在外務工的成功人士返鄉發展養殖業,帶動貧困戶就近就業。目前,全村貧困戶養羊60只,部分貧困戶也走上脫貧路。

      村民張重慶以前是貧困戶,妻子智力有缺陷,女兒讀中學,一家三口全指望張重慶一個人干小工養活。村里考慮到張重慶會開車,介紹他到鎮里一家賣鋼筋的企業負責送鋼筋,一個月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因為他干活勤懇,勤儉節約,2017年,張重慶被市里評為“脫貧之星”,并獎勵電動三輪車一輛。

      “沒有村里的幫扶,俺也蓋不起這四間平房,現在俺一年能掙3萬多。”張重慶自豪地說。

      在物質扶貧的同時,該村還注重精神扶貧。村里經常邀請道德模范公益協會進村宣講,開展孝親敬老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俺們現在聽戲、健身方便多了,一早一晚都可以到村里文化廣場,生活與城里人沒有多大差別。”村民們說起現在的生活,笑容滿面。

      在兩任第一書記孫立軍、王中華的協調下,村里修繕了學校主體教學樓,增設了幼兒園,解決幼兒入園難題;并爭取資金為學校購置了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協調市幼兒園為學校捐贈了滑滑梯、幼兒籃球架等。

      在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全村干群齊心協力,正朝著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前行。

      高家村駐村工作隊入戶走訪貧困戶

      修繕一新的高家村幼兒園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