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在我市“高效突破爭一流,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的目標中,全市青年應該怎么干?4月25日,今日鄧州采訪了團市委副書記湯龍皎。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恰逢中國共青團建團100周年,團市委將緊緊圍繞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強引領、促成長、搭平臺,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團員青年在創新創業、鄉村振興、生態環保、常態化疫情防控等方面,找準共青團應為、能為、善為的著力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湯龍皎說。
扛牢政治責任 凝聚青年力量
以黨的二十大和共青團建團100周年為契機,在全市廣泛開展“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實踐和紀念建團100周年系列活動,依托“青年大學習”“青年講師團”“青春尋訪”等“青”字品牌載體,通過主題團日、實踐教育、現場宣講、網絡宣傳等形式,引導全市廣大團員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市持續開展“鄧州青年五四獎章”“鄧州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各類青年典型的選樹表彰工作,以榜樣力量激勵全市青年學習先進、見賢思齊。
服務中心大局 拼搏建功有為
成立鄧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為全市青年企業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探索服務招商引資、工業立市新路徑;邀請青年創業導師、相關行業部門和高校專家,面向青創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融資貸款、技術支持等助企服務;持續深化“青年創新創效”行動,動員青年在推動行業發展、生產攻堅、崗位創造、項目攻關等實踐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通過開展選樹、培訓、交流、公益等活動,培育一批扎根農村、懂技術、善經營的“三農”青年人才。建設一支信息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農村青年電商人才隊伍,在暢通銷售渠道、協調物流保障等方面牽線搭橋,舉辦青年農村電商大賽、誠信青年示范網店評選等活動,激勵青年創業致富。
深化“保護母親河行動”,持續開展植綠護綠、“爭當河小青”、生態體驗等環保實踐主題活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根植于廣大青少年心中,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綠色鄧州貢獻力量。
加強青年創新人才和青年工匠技能人才培養,開展“人人持證 青年當先”活動,組織廣大青年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組織青少年科普行、青年科學家進校園等科普活動;對接省內外高校,持續舉辦“優秀學子家鄉行”“鄧州行”等活動,探索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和常態交流機制,為鄧州發展招才引智。
精準服務“突青” 強根固基“淬功”
以落實《河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9-2025年)》為總牽動,以重點項目為抓手,豐富服務青年發展新功能,讓青年有更多獲得感、認同感。突出“青”字號服務品牌,持續做實“圓夢行動”“溫暖冬天”、助殘“陽光行動”等固有品牌活動,重點關注困難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城市“夾心層”等群體,常態化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畢業求職、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服務項目,同時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實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行動”,在服務青少年現實痛點、服務弱勢青少年群體工作中突出青年的社會功能,讓青少年聽到團組織的聲音、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以“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抓好基層隊伍建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全市團干部隊伍中實施“轉觀念、強能力、鍛作風、抓落實”行動,通過常態化教育培訓、下沉基層、聯系青年等方式,強化對團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樹立標桿意識、增強效率觀念、發揚拼爭精神。堅持黨建帶團建,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使廣大團員練好為民服務的基本功。重點加強社會領域、新興行業組織和工作覆蓋,切實建強活躍共青團的基層組織,扎實建設“智慧團建”系統,實現基礎團務的信息化管理,不斷提升基層團組織科學化工作水平。
“百年風雨,百年征程,在黨的引領下,中國共青團已經走過了百年歷程。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祖國的發展,無處不浸潤著青春的汗水,無處不刻印著青年的奉獻。‘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團市委將不忘初心、賡續前行,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為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湯龍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