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 “十四五”規劃建設的關鍵之年,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錨定省委“兩個確保”,對表落實“十大戰略”上,在高效突破爭一流、扎實開展“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如何找準結合點、著力點和出彩點?如何不斷推進觀念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細走實?近日,今日鄧州采訪了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主任薛義定。
今日鄧州(以下簡稱今):在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中,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今年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薛義定(以下簡稱薛):2022年我們確定的目標有3個,一是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15萬千瓦,比去年增加3萬千瓦;二是全市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3.43%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個百分點,比南陽市平均水平高4個百分點;三是“三夏”“三秋”農機工作有序開展。
今:圍繞這些目標,具體工作安排有哪些?
薛:近年來,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抓三突破”的工作部署,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緊盯目標任務,強力突破,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9.9%、99.1%以上,花生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2020年鄧州市成功創建為“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市”。今后,我們將在全面全程、高質高效上下功夫,努力鞏固提升農業機械化示范市水平。具體到2022年工作有五項:
1、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著力提升花生、油菜的機械化收獲水平,補齊塊莖類作物機械化生產板,實現農機、農藝多領域融合。強化裝備支撐,優化機械機具配套方案,完善技術路線,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探索出適宜我市的可復制、可推廣的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
2、積極爭取農機惠農項目資金。一是爭取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2500萬元以上;投資15萬元改造提升農機補貼大廳,優化購機補貼服務。二是積極爭取農機深松項目資金500萬元以上,作業面積35萬畝以上,實現從2018年以來連續5年排名10個直管縣第一名。三是爭取將鄧州納入全省農機報廢更新工作試點市,積極穩妥開展農機報廢更新,推動農機裝備上檔升級。
3、加快農機技術推廣。一是圍繞畜牧、水產、藥材、蔬菜、紅薯等生產和初加工機械化,大力開展示范推廣工作。二是提高農機生產服務水平,完善農機應急作業機制,堅決打贏“三夏”“三秋”農機會戰。三是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理念,堅持宣傳培訓進村組、技術指導進地頭、督導檢查全覆蓋,確保小麥機收損失率在2%以下。
4、積極服務企業發展。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將鄧州兩大農機制造企業(農神農機公司、躬耕農機公司)更多的產品納入全省補貼范圍,支持農機裝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協同,攻克農機裝備新材料、新工藝及信息技術等短板。支持新型高效節能環保農機及零部件研發和全自動化畜牧高端裝備研發,鼓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提升農機智能化制造水平。
5、推動農機專業合作社轉型升級。以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抓手,大力培育、扶持、發展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及農機作業公司等不同層次、不同經濟成分、不同組織形式的新型農機服務組織。
今:要完成目標任務,爭取哪些保障措施呢?
薛:一是苦練“內功”提升能力。深入開展“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能力。認真落實“13710”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在全省10個直管縣市中位于第一方陣;二是抓實農機安全生產。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加強隱患排查整治,爭創“平安農機”示范市,確保鄧州農機安全形勢穩定向好;三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一崗雙責”,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全系統構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阜€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黨的建設高質量引領農業機械化發展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