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市應急管理局在錨定省委“兩個確保”,對表落實“十大戰略”上,在高效突破爭一流、扎實開展“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如何找準結合點、著力點和出彩點?如何不斷推進觀念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細走實?日前,今日鄧州采訪了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王小鄧 。
王小鄧表示,市應急管理局的工作重點講圍繞“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加強安全風險防范,把提升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作為觀念能力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結合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要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把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主責主業抓牢抓實,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圍繞加強應急管理體系能力建設和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這兩個關鍵,堅持關口前移,深入研究把握風險防控規律特點,突出重點領域,精準管控風險,及時消除隱患,全力遏事故、防災害。
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安全管理無盲區、不斷檔。充分發揮安委辦職責,緊盯非煤礦山、?;?、消防、住建、交通、燃氣等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強化警示約談、聯合懲戒和行刑銜接力度,嚴肅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倒逼屬地管理、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強化排查整治,確保風險可控、隱患清零。持續鞏固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運用,加強森林火災、地震地質災害、洪澇災害領域風險日常動態監測,對短期內無法排除的隱患,建立動態管理清單,明確專人專班負責,限期消除清零。同時,嚴格落實隱患整治復查驗收制度,確保風險控得牢,隱患消除徹底。
強化會商研判,確保預報預警科學及時。建立健全多部門、多領域和專家參與的綜合風險會商研判機制,一旦發生極端天氣或突發情況,做到預警預判精準、預報預備及時、防范避險超前、搶險救援有效,確保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強化應急值守,確保隨時能夠應急救援。通過健全應急指揮機制,修訂應急預案,預置應急隊伍,備足應急物資、開展應急演練,構建互為補充的救援力量體系,強化縣鄉村三級儲備,確保能夠高效安全處置災害事故。
圍繞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這一建設目標,市應急管理局有怎樣的思路和規劃?
王小鄧說:“踏上新的趕考路,交出滿意答卷,歸根到底靠一支全面過硬的應急管理隊伍,在克難攻堅中展現應急管理系統干部職工的良好作風和素養,推動應急管理高質量跨越發展,為高質量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加強應急能力培訓提升,廣泛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努力提升應急隊伍指揮能力、處置重大險情的能力;加快健全預警指揮體系,全面推行縣鄉村組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細化各部門預警聯動和配套措施,拓展信息發布渠道和手段,逐級分解任務,確保應急管理工作各個區域、各個環節、各個層面暢通運行、高效運轉;加快推進應急預案修訂演練,按照預案到村、到組、到部門、到企業的要求,加快完成全市各類應急等預案編制修訂,在全市廣泛開展多層級、綜合性的預案實戰演訓,進一步提升我市應對突發事件的實戰能力;加強基層應急力量建設,嚴格落實省《關于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市級組建50人綜合應急救援隊,配備指揮車、衛星電話、對講機等設備,各鄉鎮成立應急管理委員會,組建不少于20人的兼職綜合應急救援隊,配備基本應急處置裝備和應急通訊裝備,平時訓練、戰時應急,建立應急物資儲備站(倉庫),按需配備、儲備應急物資裝備,確保裝備物資調得出、用得上,村(居委會)按照“一站兩員”標準,設置安全勸導站,配備安全勸導員、災害信息員和民兵救援隊伍。